做题室题库

题库首页

材料:

    王老师教六年级语文兼班主任,他每天都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其实要批改堆积如山的作

业也是一种折磨。他想,学生完成这些作业肯定不轻松。

    一天下午放学前,王老师突然想,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设计一次作业会怎么样呢?就叫“自设

作业”吧。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学生时,学生很惊讶,作业还有自己设计的吗?同学们感到既新

鲜又激动。

    第二天,王老师带着期盼和不安的心情打开了那一份份作业,着实吃了一惊!有“老师,我考

考您”,有"小发明介绍”,有“诉说我的烦恼”,有“我喜欢的名人名言”,有主题班会设计方案,有

显示个性的硬笔书法,有的干脆是一副自画像……看着这些丰富多彩的作业.王老师激动不已!

这些作业是同学们怀着极大的热情设计的,那里有学生的坦诚和率真,有学生的希望、喜悦、烦

恼和困惑,还有他们对美的理解和对是非的判断,这其中闪烁着创造和智慧的火花,是师生之

闻心与心的交流。

    当下午放学前王老师把作业发下去时,同学们一改以往看也不看便塞进书包的习惯,而是

迫不及待地翻开作业本,品味着老师批改的一字一句。借此时机,王老师指导学生把“自设作

业”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

    以后的日子,“自设作业”竞在许多学生的作业中生了根。王老师发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

趣更浓了。

 问题: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谈谈你从材料中获得的启示。(14分)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

&nBsp;&nBsp;&nBsp; 王老师的做法是合理的,充分践行了&lDquo;以人为本&rDquo;的学生观,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

&nBsp;&nBsp;&nBsp; 首先,王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材料中,王老师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

积极成长的,看到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为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王老师让学生&lDquo;自设作业&rDquo;,对学生充满了信

心,体现了教师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

&nBsp;&nBsp;&nBsp; 其次,王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学生是独特的人,是完整的人。材料中,王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

充分展现学生自己的创造和智慧。通过&lDquo;自设作业&rDquo;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

性,他们通过&lDquo;自设作业&rDquo;体现出来,王老师能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类型的作业都能认真地批改,

因材施教。

&nBsp;&nBsp;&nBsp; 最后,王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材料中,王老师能够根据素质教育的

理念,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明确教育的根本目的在

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通过让学生&lDquo;自设作业&rDquo;,并指导学生把&lDquo;自设作业&rDquo;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激发了学

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充分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nBsp;&nBsp;&nBsp;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要持有&lDquo;以人为本&rDquo;的学生观,做到&lDquo;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rDquo;,尊重学生的主体地

位,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的发展。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