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题室题库

题库首页

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完成第1 ~2题。

  曾经的烛影摇红

  ①那天,朋友从我这里借去一本杂志,不到一个小时就还了回来,我疑惑地问:“怎么不看了?”“看完了。”朋友简单地回答。

  ②真的很佩服朋友的阅读速度,这本杂志我可是花了好几天时间才读完的呢。佩服过后,不觉有些伤感,叹了口气,望向窗外。感觉傍晚时,捧一本书看到深夜的场景离现在好远好远,远到像隔了时空,永远也无法企及。真的好怀念那逝去的蹲在某个角落里细品文章的乐趣,就像是一江春水绵绵不绝。

  ③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疾驰的车辆让我心烦意乱,找到一个图书馆,进去安静地读一本书,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寂静得让人凄冷难耐。随便找一个座位坐下,找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来读,却发现烦燥的心再也不能平静地读下去,书中生动的情节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奕奕生辉,一切都褪了朱颜,改了鬓色,消失在灰暗的夜空,真的好想回到那废寝忘食不知今夕的深阅读时代。

  ④站在蒿草丛生的年代里,浅阅读开出纸一样的花朵,虽然时代的发展导致浅阅读成为时代的必然,但这种没有营养的快餐式阅读只能开出苍白的纸花,没有色彩,没有芳香,更不能奢求从中获取营养。浅阅读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迎合了快节奏的时代,加速了阅读个性化、多样化,却拒绝了深层思考,成为一种功利性的阅读。

  ⑤真想回到那个桃花盛开的时代,去饱尝一次营养大餐。于是折一身瘦骨,任思绪飞到那个久远的时空。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是呀,如果没有那样的细细品味,又怎能体会到“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凄凉和惨痛?如果没有那样的细细品味,怎能品读出李密“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所蕴涵的浓浓亲情?但现在一切都已烟消云散,没有古典,却多了些时尚。

  ⑥没有深阅读的年代,兰舟催发的桨声,已在千里烟波的楚江里,一篙独去。每当月照轩窗,我唯有在秦悲柳戚、伤花惜春的缠绵悱恻里,化身成崖草边的一朵红菡萏,让“长长的雨”把整颗心沁得透湿。我唯有怀想、感念那逝去的烛影摇红,在它的消逝中幽幽感叹。

请找出第③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和第②段中的一处病句,并分别修改。(5分)

正确答案:

错别字:第③段中&lDquo;烦燥&rDquo;改为&lDquo;烦躁&rDquo;,&lDquo;奕奕生辉&rDquo;改为&lDquo;熠熠生辉&rDquo;。

病句:第②段中,&lDquo;真的好怀念那逝去的蹲在某个角落里细品文章的乐趣,就像是一江春水绵绵不绝。&rDquo;

修改:&lDquo;真的好怀念那逝去的蹲在某个角落里细品文章的乐趣,那种感觉就像是一江春水绵绵不绝。&rDquo;

答案解析:

请指出该作文存在的一个问题(错别字与病句除外),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15分)

正确答案:

本文语言优美流畅,情感真实质朴。但是选材不够丰富典型,内容不够充实饱满,不足以支撑文章的观点。文章的第①段到第③段,用朋友借阅杂志的故事和自己无法静心的经历,表明浅阅读对阅读方式带来的冲击。第④段总结浅阅读的弊端和不足。这为后文提倡和呼唤深阅读作了很好的铺垫。但文章后两段只有空洞和直白的抒情,除了阅读能深入体验情感外,没有其他具体的观点来支撑论证文章的观点。整个文章显得内容不足,详略不当,重点不明,头重脚轻,难以立足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