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题室题库

题库首页

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授《窦娥冤》时的教学设想,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本文我计划安排两个课时,这是本文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中,我已经让学生了解了元杂剧的常识和作者关汉卿,介绍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接着通过重点分析[端正好]和[滚绣球]两支曲子,赴法场、别蔡婆两个场面,来分析窦娥的形象。
  第二课时,我想将分析重点集中在窦娥临刑前的这一场面。这次我想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入手。因此,我在课前对全班同学进行了调查,而学生也踊跃地提出了大量问题:窦娥到底是不是弱者?窦娥如果是一个封建弱女子,她怎么敢发出如此违背常理的三桩誓愿?窦娥是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她怎么会发出“亢旱三年”这样的毒誓?……
  我对学生的思考进行了整合,变成了三个有梯度的讨论题。这样,本课的重难点突出。而且学生便于理解。
对上述教学设想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将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呈现给学生,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 B、这个教学设想不仅考虑到了教材特点,也考虑到了学生特点
  • C、教学重难点定位准确,有利于学生把握本课重难点
  • D、对本节课的目标定位不准确,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内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