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题室题库

题库首页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是每一位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老师首先考虑的问题,我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跟着学生走”就是我的一些体会。

  有一天,我请同学把高高的讲桌搬走,换上了课桌,再搬来一张椅子坐下来,新的一课就这样开始了。

  我请同学把课本翻到《外国现代绘画》部分,那是一个新的内容。我先让学生看几分钟书,再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讨论。五分钟后,一位同学勇敢地站了起来提出了“我实在看不懂凡·高的作品。”这样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预先准备了一段关于《凡·高的追求》的录像,录像放完后,给学生提出问题:“凡·高讲艺术家总是用作品来说话,那么凡·高用作品对我们讲了些什么?”一名学生感慨地说:“我从画中看到了凡·高是热爱生活的,他是用生命在作画。”接着,有同学提出不理解超现实主义的作品。我简单地讲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并向学生推荐了一本书《梦的解析》。有同学不理解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我就放爵士乐《枫叶拉格泰姆》给学生听,再请同学来讲讲自己的感受。

  我的课已不再有完整的教案了,最多的是一些粗略的构想。我开始抱着一大堆资料上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给予解答,先是讨论,再请同学来解答。事实上,大部分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是能解决的,学生感到了群体的智慧是巨大的。我在资料的收集上花了大量的时间,想象着学生可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需要哪些帮助,而对课怎么上,采用什么方法上,怎样过渡考虑得少了。课堂的走向,情境的发展操纵在学生的手中,随着有质量的问题的提出,学生有见解的阐述,使得课堂向广度及深度发展。这里的教学似乎已没有了明确的目标,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学生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只有问题的探究、知识的相互融通和思维的无限拓展……这样,每一堂课都变得无法预料,却充满着新奇。于是,每一次下课我和学生都盼望着下一节课的到来。当有些问题目前无法解决时,我们就一起把目光投向课外,投向未来。我们的课变得活泼了,笑声多了,掌声多了,老师“独唱”少了,师生“合唱”多了。课堂变成了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场所,电教设备、教科书,甚至老师都成了学生的一种资源。

在新的教育情境中,美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哪些变化?

正确答案:

  美术教师需要有新的教师观、学生观。这节课,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训导者、尊贵者、管理者转向引导者、帮助者、激励者、合作者、服务者,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没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与同学们一起寻找真理。怎么看待学生,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即学生观),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

  新课改以&lDquo;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rDquo;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确立起来!把新课改理念提到了时代发展的高度,这是历次课程改革从来没有过的,它意味着新的基础教育观是&lDquo;以人的发展为本&rDquo;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把学生看成足有思想、有情感、有权利、有尊严,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这种目中有人的教育观反映在教师身上,就是学生意识的形成。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