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临床三基(医技)

题库首页>临床“三基”>医学临床三基(医技)

纤维胃镜检查

正确答案:【适应证】 1.凡有上消化道症状,经钡餐、b超等检查不能确诊者。 2.良、恶性溃疡的鉴别。 3.疑为早期胃癌需确诊者。 4.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未明者。 5.观察临床治疗疗效者。 6.治疗胃镜包括夹取异物,电凝止血,切除息肉及导入激光治疗贲门和食管恶性肿瘤,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食管曲张静脉的套扎术等。 7.已确诊的上消化道病变,需随访复查或进行治疗者,上消化道手术后仍有症状需确诊者。 【禁忌证】 1.严重心肺疾病或极度衰竭不能耐受检查者。 2.严重脊柱成角畸形或纵隔疾患如胸主动脉瘤等。 3.疑有溃疡病急性穿孔或吞腐蚀剂的急性期。 4.精神病或严重智力障碍不能合作者。 5.严重高血压病人。 【病人准备】 1.病人于检查前禁食8~12小时。幽门梗阻病人应在睡前洗胃,次晨抽尽胃液再进行检查。 2.术前口服局部粘膜麻醉剂及除泡剂。 3.钡餐检查后,须过3天才能做胃镜检查,以免钡剂潴留,影响观察。 【操作要点】 1.嘱病人不要紧张,咬好口垫,保护纤维胃镜。 2.循咽腔正中插管,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配合插入。循腔进镜,直至十二指肠壶腹部,然后循序退镜观察球部、幽门口、胃窦、胃角、胃体、胃底、贲门及食管。观察内容包括:①粘膜色泽、有无溃疡、糜烂、出血及肿块,以及是否透见粘膜下血管。②粘膜皱襞有无肥大、萎缩及充血、水肿等。③管腔形态、胃壁蠕动有无僵硬感。④分泌物色泽及胆汁反流情况等。 3.根据病变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病理活检和(或)脱落细胞检查。 4.对慢性胃炎及溃疡病等病人进行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查,作为临床治疗中药物选择的根据。 5.其他:如ph值测定等。 【临床应用】 1.食管疾病 (1)食管炎:①原发性食管炎:依粘膜色泽,有无糜烂、溃疡及血管变化等分度。轻度:粘膜呈白色,少数点状糜烂,血管隐约可见,疏密不均,排列紊乱。中度:粘膜于糜烂部呈红色,有点状、线状不规则隆起型改变,血管消失。重度:粘膜糜烂部呈红色,可为带状,不规则愈合型溃疡,血管消失。②反流性食管炎:可见食管下段粘膜充血、水肿、触之易出血.表面有糜烂及溃疡。食管下端压力(les),有反流者小于10mmhg(1.33kpa);正常人大于15mmhg(2kpa)。食管内ph值测定,正常人大于4。 (2)食管溃疡:①反流性食管炎:多见于胃手术后、食管裂孔疝、反复呕吐和长期留置胃管病人,由于食管与胃连接部抗反流功能失调,导致炎症及溃疡。②barret溃疡:发生于食管的胃粘膜上皮的溃疡称为barret溃疡。常伴有食管裂孔疝、胃一食管反流病经活检可证实。③食管癌:早期食管癌系指癌瘤仅侵犯粘膜及粘膜下层,分为隆起型及凹陷型;中晚期食管癌则已侵入肌层或超过肌层。 2.慢性胃炎 (1)慢性浅表性胃炎:①粘膜充血水肿,呈斑点状或条状;粘膜水肿表现为皱襞增厚而柔软、湿润、反光增强。②糜烂与出血可呈圆形、线形或不规则形,亦可伴粘膜出血或粘膜下渗血。③病理性分泌物常为白色、黄白色或胆染性。 (2)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少数可发展为胃癌。胃镜表现:①粘膜颜色呈灰白色、灰黄色或苍白。②可透见粘膜下血管。③粘膜皱襞平坦变细或消失。④可伴增生性病变,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 (3)慢性肥厚性胃炎:表现胃粘膜肥厚,皱襞肥大如脑回状,可有充血、糜烂和(或)出血等。但粘膜活检很难取得全层,较难确诊。 3.急性糜烂性胃炎:又名急性出血性胃炎,亦有与cushing′s溃疡相混称。近年来对胃粘膜的急性糜烂、出血及溃疡统称之为急性胃粘膜病变,是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约占消化道出血病因的9%~20%。 胃镜下所见:胃粘膜有无数针头大小的出血或渗血;可见点状、圆形、线状或不规则形的糜烂面,上覆盖血凝块或白色渗出物;有时可见活动性出血灶,少数病例伴有粘膜下出血斑。 上述病变可为局限性或弥漫性。 4.溃疡病:内镜可见,分为3期。 (1)活动期(active stage a期):a期溃疡面苔厚而污秽,周边粘膜充血肿胀,无皱襞集中;a期溃疡面苔厚而清洁,周围粘膜肿胀逐渐消失,开始出现向溃疡集中的粘膜皱襞。 (2)愈合期(healing stage h期):h期特征为溃疡面苔变薄,溃疡缩小,周边有上皮再生,形成红晕,粘膜皱襞向溃疡集中;h期溃疡明显缩小,接近愈合。 (3)瘢痕期:(scarring stage s期):①红色瘢痕期(s期):溃疡面消失,中央充血,瘢痕呈红色,属不稳定可再发的时期。②白色瘢痕期(s期):红色完全消失,有浅小凹陷粘膜皱襞向该处集中,颜色与正常粘膜相似,此凹陷可保留很久,以后亦可完全消失,代表溃疡痊愈并稳定。 5.胃癌:分为早期和中晚期胃癌。 (1)早期胃癌:不论其浸润的范围大小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浸润深度仅限于胃粘膜层及粘膜下层。其内镜表现:①ⅰ型(隆起型或息肉型):病变隆起的高度超过粘膜厚度的2倍(正常胃粘膜厚度为0.3~1.5mm)。②ⅱ型分3个亚型:ⅱa型(浅表型或胃炎型)--为扁平状隆起,不足粘膜厚度的2倍。癌灶可呈多形性,与周围粘膜相似或稍苍白,表面出血、糜烂或附白苔,故极易漏诊。ⅱb型(平坦型)--癌灶隆起或凹陷均不明显,粘膜褪色,可呈片状发红,触之易出血,多属小胃癌。ⅱc型(凹陷型)--此型边界清楚,呈阶梯状凹陷,周边粘膜呈虫咬状;凹陷表面凸凹不平,可见残余细胞岛,加之易出血,使凹面呈多彩性外观。③ⅲ型(凹陷型):为凹陷较深的早期胃癌,多与ⅱc共存。 (2)中晚期胃癌(进展期):指胃癌组织浸润超过粘膜下层者。按bor-rmann分型:①borrmannⅰ型(隆起型)。②borrmannⅱ型(局限溃疡型)。③b0rrmannⅲ型(浸润溃疡型)。④bormannⅳ型(弥漫浸润型)。 【并发症及防治】 1.吸入性肺炎:由于吸入唾液,或胃镜头端误入气管,或由于局麻、外伤,可产生轻度暂时的咽部运动功能失调。预防的方法是勿吞咽口腔内分泌物,取左侧卧位时,尽量使左口角放低,以利唾液流出:用前视纤维胃镜检查,特别在咽下部时一定要看清食管腔后才能将纤维胃镜向前推进;否则胃镜头端易误入气管。 2.出血:粘膜损伤撕裂或插镜后的反复剧烈呕吐均可致出血,故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谨慎,勿用暴力,防止擦出血;另外,活检亦可引起出血。活检时应避开血管,避免活检时取组织太深或撕拉过甚。合并动脉硬化的老年病人、在溃疡瘢痕部活检、凝血机制有障碍的病人,活检时应十分小心。 3.穿孔:食管穿孔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但很少见,多为进镜时用力过猛,或企图盲目进入食管所致,可引起胸痛、纵隔炎、纵隔及皮下气肿、气胸及胸腔积液、食管气管瘘等。胃穿孔亦很少见,其可能由于操作粗暴以致损伤胃壁,或深凹病变的活检及病变的胃镜治疗,或穿透性病变注气过多,胃内压力增高,引起病变增高,引起病变处穿孔。病人出现腹部剧痛、腹胀,且向肩部放射。体检肝浊音界消失,x线透视可见膈下有游离气体,故穿孔一旦确诊,应立即考虑手术治疗。 4.心血管意外:胃镜检查时可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绞痛、心律失常及心电图改变,偶尔发生心搏骤停,心肌梗死。因此对老年病人,宜采用细径胃镜。对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应事先查心电图,测血压,详细了解病情,必要时预防性应用β受体阻滞剂,并努力缩短检查时间,密切观察病人。 5.药物副作用:极少数病例可出现麻醉药过敏;静脉注射地西泮过快,可引起低血压、呼吸窒息;阿托品可诱发青光眼发作、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等。故用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病人应避免术前注射阿托品;检查室中应备有肾上腺素等抗过敏和抗休克药物,以备紧急情况时应用。 6.假急腹症:当注气过多过快时,大量气体进入小肠,引起小肠急剧胀气,特别在用抗胆碱药后,肠紧张度减退时尤为明显。临床表现为严重腹胀、腹痛、弥漫性腹部压痛,类似穿孔,而x线检查可排除穿孔,排气后症状消失。 7.腮腺、颌下腺肿胀:由于机械性刺激使腮腺、颌下腺分泌增加,或胃镜检查时舌向前下方压迫而导致发生暂时性痉挛,使分泌物潴留而引起腺体突然肿大。这种并发症多于术后自行消退,不需处理。 8.下颌关节脱臼:病人用力咬垫口圈、张口过大、呕吐时,下颌关节发生异常运动而脱臼。用手法复位即可。 9.胃镜嵌顿:由于胃镜柔软可曲,镜前端可沿镜逆转回来,在食管内嵌顿。在胃内倒镜观察胃底时也会在该处嵌顿,曾报道两例嵌顿于食管裂孔疝。 10.菌血症、感染或败血症:国外学者研究指出,胃镜检查前后进行血培养,发现少数病人血培养由术前阴性转变为术后阳性,病人无症状。乙肝、艾滋病也可通过胃镜传播。但采用有效的清洁、消毒技术,对工作人员进行专职培训,遵守胃镜的操作规则,可消除上述危险。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