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医学临床三基(传染科)

题库首页>临床“三基”>医学临床三基(传染科)

李某,男性,40岁,发热4天,无尿1天,于1月25日入院。患者于1月21日突起畏寒、发热,体温38.5~39℃,伴头痛、全身不适,咽痛,经抗生素及退热药治疗病情无好转,24日晨昏倒,即送当地医院,当时Bp65/40mmHg,WBC20.0×109/L,N0.90,L0.10,拟诊为“败血症“,给予青霉素及卡那霉素并用升压药后血压回升,体温降至正常,但仍未解出小便,以“感染性休克“、“急性肾衰“转来我院治疗。 既往体健,当地有类似发作患者。 查体:体温37.5℃,脉搏10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5/80mmHg,重病容,神志尚清,颈软,眼结合膜充血,胸前可见数个皮疹,压之不褪色,手臂及臀部注射处有多块成片淤斑,双肺清晰,心率108次/分,律齐,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肋下1.5cm,质中等,脾未扪及,克、布氏征阴性。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45g/L,白细胞25.5×109/L,中性粒细胞0.82,淋巴细胞0.13,异淋0.05;血小板50×109/L。 尿常规:蛋白(3+),红细胞(+),白细胞0~1/HP。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问题: (1)本例应诊断什么疾病?诊断根据是什么? (2)本例鉴别诊断应考虑哪些疾病? (3)本例治疗原则有哪些?在当地治疗存在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1)本病应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依据:11月至次年1月系出血热流行季节,当地有类似患者;有较典型的临床表现,发热、低血压、少尿等;充血、出血的体征(结合膜、胸前、手臂、臀部等处),腹部压痛,肝肿大;血象增高,血小板减少,可见异型淋巴细胞;蛋白尿。 (2)鉴别:应与败血症、流脑、急性肾小球肾炎等鉴别。 (3)治疗原则:稳定内环境,严格控制入水量(前一日尿量及吐泻量再加500~700ml液体,)每日输入糖200~300g,以减少体内蛋白分解,控制氮质血症;促进利尿,可用速尿100~300mg/次,静脉注射,1次/6h,亦可用酚妥拉明10mg静脉滴注;导泻,如果没有消化道出血可口服甘露醇25g或中药导泻;有尿毒症、高血容量综合征、高血钾者可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当地治疗不该应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因可加重对肾脏的损伤。

搜题找答案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