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医学临床三基(儿科)

题库首页>临床“三基”>医学临床三基(儿科)

反射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单向传播:在反射活动中,兴奋经化学性突触传递,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即从突触前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 (2)中枢延搁:兴奋通过反射中枢时往往较慢,这一现象称为中枢延搁(Central delay)。这是由于兴奋经化学性突触传递时需经历前膜释放递质、递质在间隙内扩散并作用于后膜受体,以及后膜离子通道开放等多个环节,因而所需时间较长。兴奋通过一个化学性突触通常需要0.3~0.5毫秒,这比兴奋在同样长的神经纤维上传导要慢得多。 (3)兴奋的总和:在反射活动中,单根神经纤维的传入冲动一般不能使中枢发出传出效应;而若干神经纤维的传入冲动同时到达同一中枢,才可能产生传出效应。这是因为单根纤维传入冲动引起的EPSP是局部电位,它不能引发突触后神经元的扩布性动作电位;但若干传入纤维引起的多个EPSP可发生空间总和(spatial summation)与时间总和(temporal summation),如果去极化总和达到阈电位,即可爆发动作电位;如果总和未到达阈电位,此时突触后神经元虽未出现兴奋,但其兴奋性有所提高,即表现为易化(facilitation)。 (4)兴奋节律的改变:如果测定某一反射弧的传入神经(突触前神经元)和传出神经(突触后神经元)在兴奋传递过程中的放电频率,两者往往不同。这是因为突触后神经元常同时接受多个突触前神经元的信号传递,突触后神经元自身的功能状态也可能不同,并且反射中枢常经过多个中间神经元接替,因此最后传出冲动的节律取决于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效应。 (5)后发放:后发放可发生在环式联系’的反射通路中。此外,在各种神经反馈活动中,如随意运动时中枢发出的冲动到达骨骼肌引起肌肉收缩后,骨骼肌内的肌梭不断发出传入冲动,将肌肉的运动状态和被牵拉的信息传入中枢。这些反馈信息用于纠正和维持原先的反射活动,并且也是产生后发放的原因之一。 (6)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容易发生疲劳:因为突触间隙与细胞外液相通,因此内环境理化因素的变化,如缺氧、CO过多、麻醉剂以及某些药物等均可影响突触传递。突触传递相对容易发生疲劳,其原因可能与递质的耗竭有关。
搜题找答案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