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畜牧学

题库首页>畜牧兽医科学>畜牧学

猪囊尾蚴的形态构造、发育史。

正确答案:幼虫为猪囊尾蚴,亦称猪囊虫,俗称米糁子、痘。呈椭圆形,白色半透明的囊泡,囊内充满液体。大小为6~10mm×5mm,囊壁上有一个内嵌的头节,头节上有四个吸盘,顶突上有小钩。 成虫为链状带绦虫,亦称有钩绦虫或猪带绦虫,乳白色,扁平带状,长2~5m,头节小呈球形,其上有四个吸盘,顶突上有小钩分两排。全虫由700~1000个节片组成。未成熟节宽而短,成熟节片长宽几乎相等呈四方形,孕卵节片则长度大于宽度。每个节片内有一组生殖系统,睾丸为泡状。生殖孔略突出,在体节两侧不规则地交互开口。孕卵节片内子宫由主干分出7~13对侧枝,节片单个或成段脱落。虫卵圆形,浅褐色,两层卵壳,外层薄且易脱落,内层的胚膜较厚且有辐射状的条纹,卵内含六钩蚴。 发育史:链状带绦虫寄生于人的小肠中,其孕卵节片不断脱落,随人的粪便排出体外,或孕卵节片在直肠或外界由于机械因素破裂而散出虫卵。猪吞食孕卵节片或虫卵而感染,经消化液的作用而破裂,六钩蚴逸出后借助小钩作用钻入肠黏膜的血管或淋巴管内,随血流带到猪体的横纹肌等各部组织中,约经2个月发育为囊尾蚴。人吃入含有猪囊蚴的病肉而感染,在胃液和胆汁的作用下,幼虫于小肠内翻出头节,用其小钩和吸盘固着于肠黏膜上,2~3个月发育为链状带绦虫。
搜题找答案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