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题室题库

题库首页

  根据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问美术》进行教学设计。

  要求:(1)写出一篇要素完整的教学简案。

  (2)要明确本课的学习领域,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

  (4)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

  (5)对整个教案或部分环节做出设计说明。

正确答案:

中国民间美术

  一、教材分析

  《美在民间永不朽&mDAsh;&mDAsh;中国民间美术》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中的第16课。本课的内容是中国民间美术,由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主要种类介绍、民间美术的特点以及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理解这四部分构成。罗列了剪纸、年画、刺绣、玩具、雕塑等民间美术。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关注和喜爱,对学生认知和认同民族民间文化也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由此确立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

  1.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了解丰富多样的民间美术形式与艺术特征。

  2.在欣赏、讨论、评述、实践等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参与积极性。

  3.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作品,加深对民族艺术多样性的理解,尊重多元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的介绍。

  教学难点: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艺术语言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同时还有演示法、谈话法和练习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自制课件、大屏幕投影;各种美术作品实物、图片资料、幻灯片。

  六、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播放动画《福鼠缘》。

  提问:动画表现的形式与以往看过的动画有何不同?

  学生感受,进入教学情境。

  设计意图:播放一段视频短片,通过提问引出课题。

  (二)展开新课

  1.欣赏美、发现美

  (1)想一想:除了剪纸以外中国还有哪些有特色的民间美术?(年画、刺绣、玩具、雕塑)

  (2)找一找:出示实物造型,学生分组,派代表寻找其中的民间美术作品,带一个给组内成员。讨论说明理由。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挑不足。使大家感受达成&lDquo;共振&rDquo;。)

  没计意图:实物更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其探究。

  2.走进美、了解美

  (1)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创作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

  (2)说一说: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

  (剪纸、年画、刺绣、玩具、雕塑。)

  (三)深入探究

  探究美、评价美&mDAsh;&mDAsh;欣赏更多的民间美术作品。

  1.民间美术的独特艺术语言

  游戏环节:(1)民间色彩的感知;(2)连连看。

  欣赏民间美术作品并让学生根据这些作品找到对应的名字。

  (连生贵子、一团和气、连年有余。)

  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择民间常用色,直观的色彩感受比文字描述更能加深学生对民间色彩的印象。游戏中就很好地解决了本课的难点知识。

  2.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lDquo;福善吉庆&rDquo;。学生欣赏、感受艺术语言的表现。

  3.理解寓意性、象征性

  通过展示事物和播放课件,让学生理解图案的寓意性和象征性。

  4.深入体会

  欣赏奥运福娃,找出作者创作灵感的来源,体会中国民间美术多种类别之间的共性。

  (四)演练实践&mDAsh;&mDAsh;体验美、实践美

  引导学生亲自尝试手工艺制作。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实践体验(剪纸或泥塑)。

  学生通过实践创作活动,体验创造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的深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优良品德。感受过程,乐在其中。

  (五)小结拓展

  请大家给家人或朋友送上一份自己做的小礼物。

  设计意图:展现学生才能,拓展学习思路,共同构建一个开放自主、合作互动探究的教学氛围。体现&lDquo;以学生为本&rDquo;的现代教学理念。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